林辅成碎碎念了很久,说到了西山煤局煤炭产量,说到了钢铁产量,说到了毛呢官厂,说到了造船厂的蒸汽烘干,他其实也说不准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但朱翊钧听懂了。

        林辅成是唯生产力论,他认为生产力达到了,所有人都会获得自由,即人人都可以无羁绊之谓也。

        而蒸汽机就是实现他理想国的那个最重要的东西,生产力的革命。

        他的学说在逻辑上已经完全自洽。

        朱翊钧点了点头,示意林辅成继续他的表演,他对林辅成的观点是极为认可的,大明正在缓慢一点点的步入生产力革命的年代,而蒸汽机会依托于煤钢联营的基础上蓬勃发展。

        是的,物质丰富之后,会有更多人受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进而获得更多的技术进步,物质更加丰富,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朱翊钧走到这一步,用了十年,在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王国光甚至是王崇古的辅弼之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这一步。

        “呼,还好出了个林辅成啊。”万士和坐到了天字号包厢的座椅上,对于台下的舌战群儒不怎么关心,因为林辅成不会输。

        林辅成被为难的这几个月时间,的确难熬,但他还是读完了那些难啃的书,甚至践履之实的调查走访了西山煤局和毛呢官厂,结合自己行千里路的经验,成为了立会讲学的大儒。

        “大宗伯有压力吗?最近朝中都是攻讦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奏疏。”朱翊钧看万士和如释重负的样子,笑着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