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翼的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明的百姓为何在大明的领土上,颠沛流离,到底是谁的责任,是朝廷的责任,那就是朝廷负责,是缙绅乡贤的责任,就缙绅乡贤负责,出了问题,三缄其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越盖,问题越大。
这种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根本民生问题,越是盖篓子越大,在火苗还没有烧起来的时候不灭火,等到燎原之日,想灭都灭不掉了。
凌云翼到了山东地面,发现情况比他想的还要恶劣的多。
朱翊钧的决策,可谓是用自己的名声为凌云翼站台,给凌云翼支持,凌云翼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兖州衍圣公,孔子血脉,折腾衍圣公,天下儒生们自然是沸反盈天。
西方有个罗马教廷,大明也有个封建礼教,而凌云翼要对封建礼教发动冲击,那就需要借助皇权,否则他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做得到的。
凌云翼必须要借助于皇权,而朱翊钧愿意给这个支持,放心大胆的做,出了事,大明皇帝亲自兜着!
不就是一个衍圣公吗?他有几个步营!
而且朱翊钧的态度,表明了给凌云翼最大的支持。
吕调阳等人俯首领命,而首辅吕调阳拿出了第二本奏疏开口说道:“兵部部议,大司马谭纶奏,松山酋酋首宾兔吉部落等二十四部至会宁卫内附大明,兹事体大,臣不敢私定,奏闻朝廷,处置得宜,使虏无异心居民不扰即为可行。”
谭纶远在会宁卫,他可不仅仅是出去旅游踏青,而是在会宁卫接见了二十四部酋首,二十四部有归顺之意,谭纶觉得有必要所以才见了这些酋首,这是谭纶的柔远人,不是贱儒的柔远人,完全不同,这是大明征伐之后,再柔远人,使虏无异心,如此三四代之后,那还有什么北虏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