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对王崇古从来没什么好脸色,王崇古当初提领京营,戚继光入京领赏,当时晋党阻止戚继光封爵,甚至闹出了人命来,当初冲突之后,戚继光再也没有说过王崇古一句好话,甚至是能不交流就不交流。
而这次水肥,戚继光知道意义极为重大,罕见的夸奖了王崇古一句,肯定了王崇古的功劳。
“哦?是吗?啊,哈哈。”王崇古先是错愕了一下,而后笑了起来,他极为谦虚的说道:“就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儿,没什么,真没什么,诸位真的谬赞,谬赞了。”
戚继光的认可,让王崇古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些年,带着京营,连续拿下了无数大捷的戚继光,已经成为了大明世袭的奉国公,而且是坐班文华殿的武勋,武勋之首。
戚继光不计较当年的冲突,是他不想刀刃向内,不代表不在意,即便是上次王崇古为了保证京营进攻不会被后方掣肘,对内清党的时候,戚继光都没说王崇古一句好话。
今天这个认可,不是和解,只是认可他的功绩,这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人总是要为自己犯的错误买单,张居正、戚继光对王崇古的偏见,甚至是仇视,是当年之事的延续。
“明年就开始试制了。”朱翊钧笑着说道:“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经验就是,先在京畿开始试点,而后缓缓推开。”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
京城在准备过年,而远在泰西,有一些人也在积极筹备着过年,那就是大明遣泰西特使、葡萄牙国务大臣徐璠,徐阶死后,徐璠远渡重洋来到了泰西,这一走,回到大明就是遥遥无期,距离是一方面,父亲的死是另外一方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