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新政真的能贯彻下去,其实是在维护大明皇帝的统治。

        “我这是说还是不说呢?只是讲了一个善堂,萧总督就这个模样,若是我要讲其他的事儿,那岂不是今天不能活着走出这观潮楼了?”孙克毅讲善堂,只是想说,大明在这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不需要再探索。

        但是这刚起了个头,萧崇业就直接破防了,咬牙切齿的,恨不得吃了谁的模样。

        “抚台,这还讲不讲?”孙克毅看向了汪道昆,寻求巡抚的意见。

        “额,你接着说吧。”汪道昆其实很想说,别说了,别说了,但想了想,似乎没什么不能说的。

        孙克毅继续解释这自己这本奏疏里的内容,全都是大明的成熟经验,只不过是产业链向外转移而已,他这次注意力度,没有讲的那么明白和清楚了,但是萧崇业已经能听明白了。

        而在培养亲慕友人这一块,孙克毅也有很多已经十分成熟的方案,当年汪直在萨摩州敢自立为国,甚至僭越称王,是因为倭国其实还在大明的影响范围之下,仰慕大明天朝上国的倭人,不是少数。

        如何培养亲慕友人,对于商贾而言,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点上,朝廷廷臣和朝臣们,多少有点低估了大明此时的影响力。

        大明在整个已知的世界里,就是文明的象征,因为倭国的官方通行的文字是汉文,这一点在朝鲜、倭国、琉球、安南、暹罗等地,都是如此,汉文汉话是唯一正宗的文字和语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