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手段屡试不爽,比如两次妖书案中的《忧危竑议》和《续忧危竑议》,都是围绕着国本之争搞出的妖书书贴。

        妖书,一种可冲垮明朝信誉的谣言。

        “总不能朝廷挨骂不还嘴吧,这帮贱儒想说什么说什么,既然要吵架,要提供一个地方给他们吵架,我就寻思着办一个杂报,任人投稿,不具名,有些事掰开了揉碎了讨论,理越辩越明。”葛守礼开始陈述他办杂报的理由。

        舆论的高地,朝廷不去占领,就会被他人占领。

        最近葛守礼异常的恼火,范应期、王家屏、王崇古也都非常的恼火,关于杨博的若干谣言在民间制造风力舆论,随意编排,这个编排就包括了杨博在蓟州击退把都儿和打来孙,被渲染成为了输重贿礼送出境。

        杨博在嘉靖年间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唯一被皇帝宣见的朝臣,当时除了严嵩能偶尔见到世宗皇帝之外,也只有杨博了。

        这些个妖书,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所言太过于荒诞,但仍然让葛守礼很恼火。

        “已有了邸报,还要办杂报,葛总宪,这是不是有些僭越了?”马自强有些奇怪的问道,邸报还不足以溯本清源吗?

        葛守礼想了想说道:“邸报太过于严肃了,邸报是定性,是盖棺定论。”

        “有理。”马自强点头赞同了葛守礼的想法,邸报太过于严肃,而杂报,谁都能投稿,也不署名,大家便方便在上面吵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