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权力胁迫、内心备受煎熬、最终良心发现的贫困生形象,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摘下眼镜,疲惫地揉着眉心。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高育良身上。
这就是你最看好的学生?
这就是你口中那个百年一遇的麒麟儿?
李伟的“证词”,和他提供的那些伪造数据,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闭环。
“把那本期刊拿过来。”
纪委书记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一本崭新的《美国社会学评论》,被郑重地放到桌子中央。
调查组里,专攻英美法系的张教授,扶了扶厚重的眼镜。
他戴上白手套,检查纸张的克重,对着灯光观察排版的风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