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班子里的人对他露出笑脸。马三爷教功时越发用心,老何不再整日板脸,有时还会说句“干得不错”。
那日排演《长坂坡》,缺个跑龙套的小兵。老沈头四下看看,目光落在陈浩身上:“你来试试。”
陈浩愣在原地,直到老何推他一把才回神。匆匆换上兵士服,手持长枪站在后台,心跳如擂鼓。
锣鼓声响,他迈步上台。眼前是黑压压的观众,灯光刺眼。依吩咐在台上走一圈,正要下场,忽听台下传来叫好声。
原来他身手敏捷,步伐稳健,虽是个龙套,却比寻常人更有气势。回到后台,老沈头难得露出笑容:“是个好苗子。”
那晚,陈浩对着布偶轻声道:“姐姐,我今天上台了。虽然只是个跑龙套,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窗外吊嗓声依旧凄清,但听在耳中,已不似从前那般凄凉。
戏班生活依旧清苦,规矩依旧严苛。但陈浩渐渐明白,这些规矩不是束缚,而是保护;不是压迫,而是传承。
戒懒,是为台上片刻辉煌,需台下十年苦功;戒骄,是因戏比天大,谁也不是不可或缺;戒多言,是为一台戏需要的是默契,而非喧哗。
他开始懂得,为什么老沈头要每个学徒从最苦最累的活计做起。不是为了折磨人,而是要人知道戏班的每一针每一线、每一钉一铆都来之不易,要人懂得珍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