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取来另一个同样大小陶盆,准备进行过滤。
然后翻出了一件棉质半袖,正是他当初装河狸肉干时的那件,将半袖做成一个简易而有效的滤网。
用一个用大块桦树皮折成的临时舀勺,一勺一勺地将陶罐中浓液,倒入这个布袋滤网之中。
林予安一边进行着过滤一边对着镜头解释道。
“植物鞣法,与我之前用脑髓鞣制河狸皮有很大不同,”
“它需要一个更加漫长的周期,需要在这种富含单宁酸的鞣液中浸泡数天。”
“在这个漫长的浸泡过程中,树皮中的单宁分子会与皮革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林予安一上午就制作了不少的鞣制剂,并将过滤好冷却后的植物鞣液,一盆一盆地倒入鞣制池中。
深红棕色的液体在池底汇聚,很快便积起了约十几厘米的深度。
随后他将那张在溪水中浸泡了一夜、已经充分吸水膨胀的鹿皮,从水中捞出,去除大部分多余的水分。
然后慢慢的完全展开,将其平铺放入鞣制池中,准备泡上个几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