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他前一天用大比目鱼肝炼制后剩下的自炼鱼油。
油脂在锅中迅速融化,发出“滋滋”的声响,油温升高后,他将那些银色的小毛鳞鱼一条条地放入锅中。
这些小鱼富含油脂,在热油的催化下,它们的身体迅速蜷曲,鱼皮在高温下变得金黄,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在处理像毛鳞鱼这样的饵料鱼时,是可以不去内脏的,尤其是在冰岛、挪威还是纽芬兰,当地人都会将它们整条烤制或油炸。”
“因为毛鳞鱼的消化道很短,内脏干净且无苦胆,苦味极小。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肝脏和鱼籽富含脂肪酸和维生素D。”
“这是极地居民对抗严寒和日照不足的天然营养剂,去掉内脏,等于丢掉了最有价值的部分。”
“其次,高温油炸会使整条鱼变得酥脆,鱼骨会成为钙质的来源,而内脏则贡献了独特的风味和脂肪,这是一种将整条鱼的营养价值利用到100%的方式。”
他用木片将小鱼翻面,让它们均匀受热,仅仅几分钟,一捧炸得通体金黄酥脆“小鱼干”便出锅了!将它们盛在木盘里,趁热撒上几粒粗海盐。
林予安拿起一条,顾不上烫嘴,直接送入口中。
“嘎嘣!”一声清脆的声响,极致的酥脆感从齿间传来。滚烫的油脂包裹着咸香的鱼肉,几乎瞬间就在口中化开,留下满口的咸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