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分工迅速落实。柳建国对原料精通,他熟悉十里八乡每一个柳条种植户,能一眼看出柳条的成色和年份。
他带着周明,重新梳理供应链,严格制定等级标准,从种植基地源头控制品质。
周明对柳建国保持着礼貌的尊重,但在质量问题上寸步不让,两人形成了相互制约又合作的关系。
柳青和张磊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办公室里柳编百样图和各种资料被小心翼翼地摊放在桌上,旁边堆满了需要填写的表格、需要准备的证明文件和需要撰写的论证报告。
三块大白板立在墙边,上面贴满了《柳编百样图》的扫描件和便签条。
今天要系统梳理百样图的纹样体系,柳青泡了壶茶,把爷爷请过来。
爷爷喝了口茶,“先从‘用’字纹说起。”
柳青赶紧打开录音笔,调整摄像机焦距。
“这不是字,是井架。”
爷爷第一句话就推翻了几十年的认知,“老时候没自来水,柳编井套防塌方。这个纹样要编得密不透水,还得耐得住井绳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