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柳青拿出保险协议,“省农业保险公司特别开发了柳条种植险,第一年保费由创业基金补贴。”

        种植日前夜,合作社举办首期柳林管理培训班。

        爷爷破天荒穿上新中山装,站在讲台前有些局促。台下坐满了村民,连八旬老人都来听讲。

        “柳树通人性。”爷爷开口第一句就吸引所有人,“你勤快,它就长得好;你偷懒,它就给你颜色看。”

        他讲什么时候修枝,怎么防虫,何时采条。专家团队补充科学知识:土壤微量元素检测、滴灌系统使用、有机肥配比...

        培训持续到深夜。人们散去时,眼里都闪着光,那是对未来的希望。

        种植日当天,百亩坡地上人声鼎沸。专家团队划线定点,爷爷带领村民栽种,妇女儿童负责浇水。

        柳青站在高处望去:新垦的土地像巨大的五线谱,栽柳的人们如跳动的音符,谱写着一曲产业振兴的乐章。

        张磊用无人机航拍全过程,视频实时传送到省妇联会议室。王主席打来电话:“省里决定把这里列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最后一株柳苗栽下,夕阳给新植的柳林镀上金光,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致谢。

        第二天清晨的村委会门口,红纸黑字的《金丝柳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张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