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题为《数据能丈量“手感”的温度吗?——一纸合同背后的传统工艺困境》的深度报道很快见报,详细分析了这次事件,并附上了那批精美绝伦的礼品篮照片和第三方检测报告。
报道一经发出,迅速被各大媒体转载,引发热议。
“这是用科学的名义耍流氓!”
“美是无法被数据化的!”
“支持匠人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舆论一边倒地支持清河柳编工坊。甚至有不少设计师和品牌主动联系柳青,表示声援和合作意向。
几天后,柳青收到了浩宇家居的公对公转账,是全款,没有扣除任何罚金。
随款附言只有三个字:“受教了。”
柳青不知道这是秦浩个人的意志,还是浩宇家居迫于舆论压力的危机公关。但她知道,这一仗,他们赢了。
赢的不是钱,是一口气。是手艺人的尊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