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萤的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档案馆的灰尘,怀里抱着一沓泛黄的复印件,发梢沾着细沙,显然是从档案馆直奔而来。

        她把复印件拍在操作台上时,一张老照片滑出来——民国时期的殡仪馆,红漆棺材前站着个穿马褂的男人,手里举着块写满朱砂字的木牌。

        “假死铭葬术。”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戳着复印件上的蝇头小楷,“民国二十三年,沪上殡仪馆为躲避战乱用的法子。把活人登记成死亡,刻进讣告,写进档案,让所有官方记录都认定他‘已死’。”她的掌心在发抖,“残响系统捕获的是‘被记录的存在’,如果连系统都不再标记你...或许能跳出他们的实验框架。”

        沈默的目光从复印件移向解剖台上的尸体。

        死者右手还攥着半张带血的纸,指节因为僵硬保持着攥紧的姿势。

        他想起昨夜在档案馆,自己削去工牌上的名字时,小舟说那证件“像片云”——当一个人从所有官方叙事里抽离,是否就成了无法被钉在“教案”里的逃课孩子?

        “用他做替身。”他突然开口,声音像冰锥敲在金属台上,“他的指纹、虹膜,我需要技术科的人配合修改生物信息库。”

        苏晚萤的睫毛颤了颤。

        她明白“用尸体做替身”意味着什么——不只是伪造死亡证明,而是让所有电子系统、纸质档案、甚至同事的记忆里,都将这具尸体与“沈默”划等号。

        但不等她回应,停尸房的门又被推开。

        周工扛着工具箱,刻刀在金属盒里撞出清脆的响;阿彩叼着喷漆罐,另一只手拎着桶调和好的青灰颜料;小舟跟在最后,指尖轻轻拂过墙面,像是在确认什么。

        “外墙刻了错版讣告。”周工把刻刀往台上一放,刀身还沾着石粉,“姓名用了模糊刻法,日期倒写成‘3210年’,死因...”他扯动嘴角,“写的是‘尚未出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