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极其缓慢、规律跳动的频率,像深海巨兽沉睡时的呼吸,更像……一个尚未成形的胎儿,在混沌中最原始的心跳。

        他戴上耳机,按下回放。

        电流的嘶嘶声过后,一个稚嫩的童声响了起来,是他自己,大约七岁时的声音,正用一种近乎机械的语调背诵着解剖学名词:“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每一个词都清晰无比,是他被母亲严格训练时的录音片段。

        然而,每句话的结尾,都被一种持续的、极低频的嗡鸣声所覆盖,那声音不像是录音时的瑕疵,更像有人紧贴在他的耳后,用一种非人的声带发出共振,轻声低语。

        沈默猛地摘下耳机,心脏狂跳。

        一个冰冷的认知穿透了他的大脑:那不是外来的信号污染,不是磁带老化。

        这是他的记忆,他被尘封的童年,正在被一种未知的力量从根源处进行篡改,反向“配音”。

        那个嗡鸣声,就是在他记忆里植入的、新的“作者”签名。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博物馆物证实验室内,苏晚萤正屏息凝神地盯着显微投影仪的屏幕。

        她将从焚化炉排烟道内壁刮下的黑色沉积物样本置于载玻片上,放大了一千倍。

        屏幕上,那些本该是无机物的灰烬粒子,竟呈现出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它们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积,而是自发地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完美的螺旋状阵列。

        苏晚萤立刻调出了沈默耳部增生的CT三维模型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