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任务的成功,让“星际智慧图谱”的应用领域从“救援与防御”扩展到“设备维护与升级”,全球多家天文机构纷纷与团队建立合作。

        这天夜里,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王玲拿起桌上的青铜爵杯,杯身上的饕餮纹在灯光下流转,与屏幕上“玄冥号”飞船传回的冥王星影像形成奇妙的呼应。陈凯走过来,递给她一份新的图谱更新清单:“我们刚刚录入了古中国的‘活字印刷’模块化理念和达芬奇的‘机械自修复’草图,系统现在能支持地外设备的自主诊断与模块化更换了。”

        “还记得第一次应对太空反恐时,我们连微重力环境的战术都要从零摸索吗?”王玲笑着说,“现在居然能修复金星轨道上的天文台镜片,规划冥王星的探测路线。古人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陈凯望向屏幕上不断扩展的“星际智慧图谱”,界面上,冥王星的冰原、火星的绿洲、月球的观测站、金星的天文台如同星辰般闪耀。“鲁班发明锯子时,或许没想过他的‘仿生造物’理念会用于深空设备;张衡制作浑天时,也不会料到他的‘天文观测’智慧会助力探测冥王星。但他们把智慧刻在了竹简上、铸在了青铜器上,就像在黑暗中点燃了火把,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此时,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来自银河系边缘探测任务“望舒号”的新请求:“飞船的离子推进系统出现故障,无法维持预定轨道,请求智慧支持。”王玲放下青铜爵杯,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一点,调出“望舒号”的相关数据。林薇已经开始检索图谱中的“机械维修”智慧,赵阳则在调试深空环境模拟系统,陈凯的团队正在对比古中国的“水车传动”原理与现代推进技术——那是古人利用水流驱动机械的智慧,或许能为离子推进系统的故障排查提供思路。

        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数据跳动声、团队成员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充满生命力的智慧交响曲。窗外,地球的蓝色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清晰,而在更远的星空,冥王星的冰原反射着恒星的微光,火星的农业舱里新种下的作物正悄然生长,金星的天文台正默默观测着遥远的星系。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实验室的窗户,照在“星际智慧图谱”的主界面上时,新增的“星际航行智慧”模块正在缓慢加载,收录了古中国的“航海针经”、阿拉伯的“航海指南”与维京人的“远洋航行术”。屏幕上,一个闪烁的红点出现在银河系中心附近——那是人类下一代深空探测任务“银河一号”发出的筹备信号,它需要智慧图谱的支持,去解开银河系的终极奥秘。

        王玲转头对团队成员说:“新的探索开始了。但别担心,我们身后的智慧星河,比银河系还要浩瀚。”

        队员们相视一笑,纷纷坐回岗位。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目光聚焦在屏幕上的星图与古籍记载上。那只青铜爵杯依旧静静地立在桌上,杯身上的饕餮纹在阳光下流转,仿佛在诉说着三千年的智慧传承,也见证着人类用古今智慧交织的丝线,在浩瀚宇宙中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未来。而这束跨越时空的智慧之光,还将继续照亮人类探索宇宙的每一步,直至星河的尽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