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曲谱与寸止的肖邦

        关于肖邦的政治倾向,毫无疑问,肖邦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对祖国的爱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的遗嘱就是让人们把他的心脏摘除,然后运往波兰的首都华沙。

        不过他本人的思想倾向谈不上太先进,他并不是共和制度的支持者,甚至到了1848年法国又一次爆发革命的时候,肖邦看到君主制被推翻感到十分的惋惜。因为多年来肖邦一直受到路易-菲利普皇室的照顾,与一直支持他的皇家近侍也有着深厚的情感。

        而肖邦作为一名杰出且在国外富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他当然具有很不错的统战价值,于是在1837年的时候,尼古拉一世便宣称将授予肖邦“俄罗斯帝国宫廷钢琴家”的称号。

        这一消息由俄国驻法国大使向肖邦传达,他解释说肖邦没有参加华沙起义,不被视为政治逃亡者,因此被授予了这一头衔,此外他还将享受一笔终身津贴。

        对此肖邦也是直接贴脸开大,直白地拒绝了这一邀请,并且回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但我支持那些革命者。因此我认为自己是位流亡者:这是我唯一愿意接受的荣誉。”

        只能说,统战价值这东西那是真得有,米哈伊尔出国的目的就在这,不然他想润倒是很容易,但是《现代人》杂志和其他的伙伴朋友们呢?

        就算大家以后因为时局的变化不能办一辈子的杂志,当一辈子的伙伴和朋友,但米哈伊尔作为《现代人》的精神老板以及不少人心目中的先行者,他先润了像什么样子?

        米哈伊尔只能说他确实有点不太能接受.

        铁拳肯定是怕的,但总有东西还要大过铁拳,米哈伊尔只能说,事已至此,他也必须得为某些东西而战了。

        不过想要完成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总归是要一点一点来的,而说回乔治·桑家的这场沙龙的话,米哈伊尔出于瞻仰名人的兴趣,自然是同行为举止确实有点女性化的肖邦说了不少闲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