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好像看到过关于他的新闻,说是俄国平民家庭出身,刚毕业没多久,是一位文学家”
“那就更不可能了!他简直比那位仲马先生还能吹嘘!真该找一些我们法国的语言教授考考他,然后戳穿他的谎言!”
“我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哪里能找到他呢?哦对,《世纪报》的老板肯定知道!”
或许是因为这些新闻的影响力确实不小,外加米哈伊尔如今在巴黎的文学界多少有了点名气,而且确实有些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了巴黎的文坛当中,因此有些人出于一些目的,似乎还真准备找上几个人来验证一下这则新闻到底是真是假。
至于说雨果承认米哈伊尔的法语诗写的不赖、未来有可能在法国诗坛闯出一番天地这件事,反倒是所有新闻当中最具有轰动性的一则新闻。
这件事不光是让文学界的许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乃至揣摩起了这位年轻人是不是跟雨果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就连在大众那里,同样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他们并不知晓用非母语写出很不错的诗歌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诗人的头衔有什么好处他们可是一清二楚,所以这样的头衔为什么会给一个俄国人?
“真是天大的怪事!俄国人都能在我们法国当诗人了!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也能当!”
“别瞎扯了,你难道没看到他的诗已经刊登在了报纸上吗?再给你十个脑袋你都写不出来!”
“写的确实不错,说真的,为什么老有人要将他当做一个俄国人来看待呢?这位先生既能用法语写诗歌,也能用法语写,而且从他里面的内容就能看出,他对我们法国的文化和幽默都是很熟悉的,都已经这样了,你们为什么还觉得他一定是俄国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