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时尚与我将摧毁一切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存在焦虑,即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跟别人比起来又有什么特殊和了不得的地方,想搞清楚这件事实在是件难事,或许拆解到最后,人往往会发现自己正立于可怕的虚空之中。

        而这种焦虑很多时候完全可以简化成各种东西,即我在社会上的身份比你高,那我就比你高贵,我比你有钱,那我同样比你高贵,在很多时候,这样的认知还需要依靠各种外物来进行巩固。

        比方说在1845年的法国巴黎,倘若我不穿的体面且花哨,别人又怎么知道我是高贵的贵族而你是低贱的泥腿子?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服饰也是一种政治符号,就好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们称呼城市平民们为无裤套汉。

        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自然还是因为当时地道的巴黎贵族男子盛行穿紧身短套裤,膝盖以下还要整一双白色的长筒袜,然后还要再整个鞋跟高一点的鞋子,倘若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多多少少是有点小南娘的意味

        而平民们则因为经济原因需要穿长裤,无套裤,故有无套裤汉之称。

        这原本是贵族对平民的讥称,但不久成为革命者的同义语,只因激进的革命者们如雅各宾派的革命者似乎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直接引进了意大利工人阶级的服装,即一种名为“卡尔玛尼奥尔”的夹克式上衣,并且还穿着一种名为“庞登龙”的长裤。

        而保皇党的人为了跟革命党人对抗,保皇党中的时髦男子便刻意穿着与革命党人相反的服饰。

        等到法国大革命过去后,社会观念可谓是日新月异,毕竟法国大革命动摇了君主政体,也动摇了贵族体制,而新的社会也很快就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穿衣打扮才是新世纪的潮流?

        总得来说,十九世纪的法国基本上是被所谓的“英国趣味”的着装风格所引导,因此在1845年,男装的基本构成为夫拉克和庞塔龙的组合,夫拉克简单来说有点类似于长风衣,但在服装轮廓上强调极细的腰身,于是就得把腰勒的很紧然后后面的衣摆要盖住大屁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