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声音更沉:“要么,他就硬气到底,两头打!可钱从哪来?兵从哪来?粮从哪来?忠臣良将被他自己杀的杀,贬的贬,剩下的不是蠢货就是窝里斗的专家!他拿什么去打?最终结果,就是像现在这样,被活活耗死!累死!拖死!”
奉天殿内鸦雀无声。朱元璋的分析剥开了层层迷雾,直指崇祯朝无解的战略困境。无论选择哪条路,似乎都通向同一个深渊。
马皇后一直沉默着,此刻轻轻开口:“重八,那……就真的没办法了吗?”她的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朱元璋缓缓摇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难……难如登天。除非……除非能瞬间扑灭内部烽烟,同时出现一个能横绝一世、力挽狂澜的将才,还得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可这,可能吗?”
他的反问,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没有人能回答。天幕上,后金军劫掠后扬长而去的画面,仿佛是对大明王朝命运的冰冷预告。
朱元璋对战略困境的分析让殿内群臣都陷入了沉重的思考,各自在心中推演着破局之法,却又无一不感到绝望。然而,就在这片压抑的寂静中,天幕似乎嫌带来的震撼还不够,又轻飘飘地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一个名字。
在叙述后金劫掠、明军疲于奔命的段落间隙,“李自成”三个字,如同水渗入沙地般,悄然出现在了天幕的信息流之中。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并未详细展开,但其与“流寇”、“闹事”等词的关联,已足够醒目。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宏观的战略困局上,对这个名字并未立刻产生过度反应。但有一人,却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瞬间手脚冰凉,几乎难以维持站姿。
此人正是李善长。
“李……自成?”他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每一个字都像冰锥一样刺在他的心脏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荒谬、恐惧和巨大不安的情绪瞬间攫住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