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大明祖陵被毁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雨将至。天幕之上,文字如血,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悸的图画。不再是遥远的边关战事,而是帝国腹地,烽烟四起。

        “天启元年……崇祯二年……”朱元璋喃喃念着这两个年号,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陕西……饥民、乱兵……”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咱当年也是从饿殍遍地里杀出来的!咱最知道饿肚子的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地方的官呢?朝廷的赈济呢?都死了吗?!”

        李善长面色凝重,沉声道:“陛下,观此情形,初始确如以往民变,乃局部饥荒所致,若处置得当,本可扑灭于萌芽。然其持续数年,且从陕西蔓延至山西,显见地方官吏或处置不力,或欺上瞒下,致使灾情扩大,民怨沸腾。”

        徐达的目光则紧紧盯着那些起义领袖的名字:“王嘉胤、扒山虎……已能攻陷县城,渡过黄河。这已非寻常流民骚乱,其组织、战力,恐已不容小觑。”作为军事家,他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朱棣在一旁插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旋即被他压下):“父皇,看!他们开始合流了!崇祯五年,蒲县!李自成、张献忠、老回回、紫金梁……这么多股人马竟能汇聚一处,虽攻城不下,却知分兵夜袭,智取大宁!这……这已非乌合之众!”

        殿内众人心中都是一凛。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当天幕播放到崇祯六年,名将曹文诏率领关宁精锐进入山西剿匪时,殿内气氛稍缓。

        “曹文诏?”徐达说道,“关宁军乃边军精锐,若能调度得当,或可遏制贼势。”

        果然,天幕显示曹文诏与山西守备贺人龙配合,在垣曲、绛县等地连战连捷,将起义军逼回陕西。奉天殿内微微响起一些松气的声音。

        然而,这口气还没松完,天幕画面急转直下。

        “等等!他们没回陕西!”蓝玉眼尖,指着天幕喊道,“看!他们化整为零,窜入河南、京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