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听着,心里盘算起来。虽说电话初装费不低,但长期看挺必要,这笔钱还能接受。他抬头看孙涛:“那你觉得加了送货服务,营收能涨多少?能不能盖住增加的成本?”
孙涛又翻了一页笔记本,上面记着最近几个月的客单量和客单价他指着数据说:“首先,我觉得客单量肯定会增加,尤其是对保质期的短的生鲜影响比较大,有人外国人可比较懒,想吃不想动,出门时顺手买一些。
如果有送货上门的服务,至少能增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订单量。”
孙涛往后翻了一页,继续说;“其次是每一单的购买金额,咱们可以规定一个金额,达到那个金额后才肯配送,例如说五十元或一百元起步配送,客人只购买四十元的物品,为了获得送货上门的服务,还会额外再拼凑十元的货品。这样每单金额就能提不少。”
李哲突然想到个关键问题:“那小费的事儿你咋想的?外国人有给小费的习惯,送货上门说不定会给。”
其实李哲不介意送货员多份收入,能提积极性,但他怕一个事儿——送货员因为小费多少,对客人态度不一样。给得多就热情,给得少或者不给就冷淡,那很容易砸了店的口碑。
孙涛想都没想就答:“那就统一小费的金额,就像蒙娜丽莎餐厅一样,每一单送货固定小费金额。简单,也不会因为小费多少闹矛盾。”
李哲皱了皱眉:“那你没想过,有些客人可能不想给,或者觉得固定小费不合理?只要有小费这门槛,难免会把一些客人挡在外面。”
孙涛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僵了下,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这个……这个我还真没细想,光顾着琢磨咋提高收入了,没考虑客人接不接受。”
李哲看着孙涛有点窘的样子,笑了笑,语气缓下来:“你这想法总体挺好,思路清楚,考虑得也还算周全,送货上门确实能提服务、增营收,就按你计划推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