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惯性。
军功授爵制度就像一架上紧了发条的战车,注定要不断地征战才能维持其运转。
否则,朝廷不会白养着庞大的军队,军饷开支有限,士兵们失去了通过战争获取爵位和奖赏的上升通道,这种巨大的惯性所带来的失落和矛盾,反而可能从内部摧毁大秦。
嬴政之前也确实没想到,赵凌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雷霆万钧之势打服了凶悍的匈奴,又巧妙地制衡住了南方的百越。
如今的大秦,确实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赵凌方才也说了,两年之内,他并不打算大规模对外用兵。
如果没有战争,而军功授爵制度又不进行变革,那么军队长期无所事事,士兵的血性和战斗意志会被慢慢消磨,战斗力必然大幅下降。
战争结束得太快,连嬴政也没完全想好,和平时期该如何调整这套为战争量身定做的体系。
赵凌见嬴政眉头紧锁,便笑着进一步解释:“其实,从岭南以及各地边关调回内郡的将士,我们不需要他们再去拼命打仗。朝廷只需要支付给他们足够丰厚,令人羡慕的军饷,提供给他们天下最精良的盔甲武器,并且进行常年不间断的,严格而专业的军事训练,把他们打造成一支支保卫京师,镇守各战略要地的精锐常备军就可以了。”
“这样做,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国库的军费开支会比以前庞大很多。”
赵凌语气轻松,脸上带着一抹笑意,财大气粗的模样,“但现在我们的国库和少府都很充盈,朕也有办法让天下的财富持续增长,让大秦越来越富庶。”
“只要国家有钱有粮,就完全养得起这些职业化的精锐!而且,一支训练有素,待遇优厚,并且忠诚可靠的常备军,才是国家长治久安最坚实的保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