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人工降雨
赵凌在农家学室抛下“水利防蝗”的惊世理念后,并未久留。
他今日亲临尚学宫,核心目标虽是为农家指明防蝗大道,但既已至此,自然也要看看其他学派的景象。
医家学室相较于农家,此时便显得空旷许多。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清香。
赵凌信步而入,只见稀稀拉拉十几名学子正在整理药囊或研读医书。
询问之下方知,如今咸阳城中由阳庆主持的“黔首堂”规模日盛,大量医家学子被抽调过去,一面协助诊治贫苦百姓,一面进行宝贵的临床实践学习。
赵凌对此举深表赞许,特旨:凡去黔首堂轮值实践的医家学子,每日额外补贴一百半两钱!
这不仅是物质激励,更是对“医者仁心、服务黎庶”精神的嘉奖。
与农家普遍免除学费不同,医家及其他学派的学子,多为咸阳权贵子弟。
若对他们也免学费,反可能被视为轻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