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他道家修行者的身份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冯瑜并未立即回答。他起身走到舷窗前,望着窗外月光下粼粼的海面,沉吟片刻方道:“先生明鉴。去年百越三大部落遣使入秦,确实在咸阳郊外亲眼目睹了火炮之威。然而,消息传回岭南,那些未曾亲见之人,有多少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毁天灭地之利器?”
他转过身,目光清明:“莫说那些远在崇山峻岭中的百越部众,便是你我,若非亲眼见证,恐怕也难以想象,那些看似寻常的黑色粉末,竟能爆发出摧山裂石之威。”
盖邱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依晚辈浅见……”冯瑜回到座位,神色渐趋严肃,“恐怕连那三个曾出使大秦的部落内部,也有许多人对此将信将疑。若不真正展示天威,让他们亲眼见识火炮之威,他们或许会以为,是他们的使者被我们收买,编造了这些‘神话’。”
他的声音渐渐坚定:“与其让百越诸部都抱着侥幸心理,暗中积蓄力量与大秦为敌,不如以雷霆之势,彻底击碎他们的幻想。这,才是真正的仁慈。”
“仁慈?”盖邱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文长可曾想过,在那两个部落中,有多少从未持过刀剑的妇孺?有多少天真烂漫的孩童?当炮火落下时,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舱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江水拍打船身的声响规律地传来。
冯瑜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当他再次睁眼时,目光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先生,在战争面前,何来真正的无辜者?”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今日无辜的孩童,明日便会成长为敌人。若因一时之仁而纵容叛乱,战火必将绵延不绝,吞噬更多生命。陛下此举,看似残忍,实则是以短暂的阵痛,换取岭南的长治久安。”
第453章:岭南到了
他向前倾身,语气诚恳:“《司马法》有云:‘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陛下此举,正是以战止戈的明智之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