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二人步入一处花木扶疏,静谧无人的庭院,他才再次开口,问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惑:“陛下,老朽愚钝,仍有一事不明。始皇帝一统天下,废分封,行郡县,意在凝聚天下之心。”
“陛下之志,与始皇帝一脉相承。然则,若此时成立道教,广传学说,岂非与中央集权之策相悖,易使人心涣散?陛下此举,究竟意在何为?”
他确实不太理解赵凌口中的“道教”与其所知的“道家”有何本质区别,甚至认为这只是皇帝想要大力推广道家学说的一种说法。
赵凌驻足,望向庭院中一株苍劲的古松,缓缓道:“因为天下的黎民黔首,若仅仅被束缚在儒家的伦理纲常与法家的严刑峻法之下,他们会活得很累。”
他特意停顿,强调道,“朕说的是,心累。”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河上公:“此外,始皇帝既已化身天帝,临尘显圣,朕亦顺势敕封老子为太清道德天尊,尊为道教教祖。敕封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视为哲学智慧与文学宗师的化身。故此,朕希望道家能顺应天意民心,开山立教。”
“创立道教,旨在教化万民学会思辨,注重心性修养,于规矩法度之外,寻得一方心灵的自由天地。”
赵凌心中无比清晰,后世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而此时的道家更侧重于精神自由与天人合一。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宗教组织,后者是哲学流派。
他之所以要推动道教的成立,最深层的用意,是要在天下万民的心中,播下一颗追求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的种子,让道家思想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若说得直白些,他这位秦武帝,未尝不是在为后世的帝王预先设下一道思想的藩篱。
第446章:道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