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重点。”宁桂打断了苏川,没好气说,“这些我都知道,也很清楚这事影响不好,我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北方学子的成绩就是不如南方,真要按分数录取,他们就是上不了榜,总不能让我徇私舞弊吧?”
“若是能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徇私舞弊又如何?”在苏川看来,比起南北割裂的隐患,些许“变通”根本不算事。
“如果你只能给我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意见,那你也别指望我会把依附着你修为的剑给你。”宁桂揉了揉额头,指尖按压着眉心,语气里满是失望,“我果然不该对你抱太大期望。”
“有,有的有的,有办法的!”苏川一听“剑”立刻急了。
他定了定神,组织好语言,放缓语速说道:“你们不是也清楚,北方前些年遭了战乱,文化遭受了极大摧残吗?只要朝廷肯下力气发展北方,在各州府建学校、普及文化教育……假以时日,北方学子绝对不会比南方学子差。”
“说了等于白说。”宁桂撑泄气说,“破坏容易,重建难。文化教育这种事,几年时间根本看不到半点效果,就算花几十年,能不能成都是未知数。朝廷等不起,北方士子更等不起。”
“我刚才说的是治本之策,从根上解决问题。”苏川赶紧补充,“现在说的是治标之法,给治本争取时间和条件……我们可以把科举榜单分成北榜和南榜,让北方学子跟北方学子比,南方学子跟南方学子比。”
苏川一边说,一边在回忆。他记得南北榜案发生在明初,而南北分榜制度直到明仁宗时才正式定下规矩,等到明宣宗时期得以推行,到了清朝更是直接改成了分省录取,并影响至今。
抄答案就是快啊,苏川侃侃而谈,不带停的。
宁桂原来慵懒地躺在罗汉床上,此时坐了起来,双眼越来越亮,突然又蹙起眉头,说道:“可这样对南方学子太不公平。他们明明拥有更高的文化,就因为生活在南方,因为名额限制落榜,这难免寒了人心。”
“北方学子就不委屈吗?他们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只是缺少学习环境,明明有天赋,却输在起跑线上。”苏川耸了耸肩膀,“没有办法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