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研究深入,陈瑜愈发意识到直接进行生物体跨维度传送的巨大风险和不稳定性。

        随机传送无异于自杀,而定位坐标的精确操控,远非当前条件所能及。

        “直接传送能量或信息脉冲,在维度障壁的干扰下,信号衰减和畸变率可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几乎无法传递有效信息。”陈瑜对悬浮在侧的伺服颅骨“老伙计”分析道,猩红的光学镜头扫过传送仪,“我们需要一个更可靠的信使,一个能够承载信息、并能在目标环境自主执行任务的物理载体。”

        他的目光转向工作台一角。

        那里放置着一颗刚刚完工的特制伺服颅骨。

        与工坊内其他粗糙的仿制品不同,这颗颅骨采用了从曼恩提供的物资中精选出的高纯度合金与一颗新鲜的培育大脑制作,结构更加精密,内部集成了一个陈瑜精工手搓的小型但高效的能量核心和强化过的数据存储/发送模块。

        它的眼窝中镶嵌着高品质的光学传感器,此刻正闪烁着待命的微光。

        “逻辑核心已载入最基础的生存与任务协议,抵达战锤世界后,优先隐藏自身,然后尝试发送我设定好的加密信息。”陈瑜一边进行最后的检查,一边对着身边的伺服颅骨自言自语:“根据我的推算,它穿越过去的坐标应该就是我之前进入的那个古代遗迹。

        只要一切顺利,信息被滞留的机仆和护教军接收到,那我就可以展开后续计划了。”

        他所说的信息,并非简单的状态报告,而是一段包含特定机械教高级别识别码、他个人的安全状态验证符、以及一个极其简短的指令序列的加密数据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