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执法尚且被人诟病,何况是这样的诱惑?

        “你觉得他们不该死?贪财好色可以?”燕赤霞反问道。

        “贪财好色固然不值得推崇,但他人设计更该死。”许仙道,“师兄,可曾听过子贡赎人?”

        “愿闻其详。”燕赤霞道。

        “春秋之时,鲁国曾有律法,若是鲁国人在外,遇到鲁国人被贩卖为奴,将其赎身带回鲁国,国家便会支付赎金。圣人孔子门下有贤人子贡,有一次在国外赎了一个奴隶,回国之后,却拒收国库补偿,师兄以为如何?”许仙道。

        “高风亮节,有德君子也,恨不能与之饮酒。”燕赤霞赞道。

        “子贡也是这般觉得的,同为鲁人,理当守望相助,何用金银侮辱其志。所以他兴致勃勃地将此事告知圣人,然而圣人听后,却斥责了子贡。”许仙道。

        “这是何故?”燕赤霞闻言惊道。

        “原因简单,子贡赎人之前,所有人赎人,然后去国库领走金银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人觉得有问题,而这些人也值得赞扬,因为他们救了人。然而当子贡赎人之后,那么这些人若是再去国库领走金银,便会被人诟病,他们非君子,品性远不如子贡,更有甚者,会被讥讽虚伪。

        “世人的通病或许就是对好人求全责备,对坏人反倒宽容,迷途知返,是段佳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在听闻子贡说的故事之后,孔子训斥了子贡,言‘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许仙一字一句道。

        取走赎金,并不损德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