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边写边解释,思路清晰得令人惊叹:
将高税负的商业部分与享受优惠的***分有机结合;
通过文化元素提升整体项目的品牌价值,从而提高租金和售价;
利用政策允许的转移定价机制,在合法范围内优化税负;
数字在白板上重新排列组合,一个全新的项目模型逐渐成形。
当其他团队成员回到会议室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位领导人的姿态已完全不同——毕晨挽起袖子,眼中重燃斗志;沈白婕则掌控全局,如同指挥一场复杂战役的将军。
“我们需要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以下工作。”沈白婕分配任务,语气不容置疑,“第一,深入研究文化地产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适用条件;第二,重新进行市场调研,评估文化主题对项目溢价的贡献度;第三,联系本地的文化传承人和创意产业代表,探讨合作可能。”
毕晨补充道:“我会亲自与市政府沟通,确认他们对这种创新模式的支持度。同时,法律团队需要确保所有筹划方案完全合规。”
接下来的两天,项目组以惊人的效率运转。沈白婕展现了她对数字和政策的敏锐直觉,而毕晨则发挥其谈判和统筹优势,扫清了外部障碍。
第三天清晨,全新的方案摆在会议桌上。
“综合税负率降至百分之十九点二。”沈白婕宣布这一数字时,会议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更令人惊喜的是,融入文化元素后的项目不仅税负降低,预计的整体回报率反而比原始方案高出三个百分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