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协议,”他缓缓开口,“将会成为商学院的反面教材。”

        “或者,”沈白婕平静回应,“成为新时代商业合作的新范式。”

        毕晨低笑,笔尖终于落下。墨水在纸质上晕开流畅的线条,那个签名如同他本人一样,优雅中带着不容置疑的锋利。

        轮到沈白婕时,她用的是父亲留下的万宝龙钢笔。笔尖触及纸面的瞬间,她忽然想起父亲的话:“商业的本质不是征服,是共舞。”

        她签下名字,每一笔都坚定有力。当最后一个笔画完成,她感到的不是解脱,而是一种奇异的沉重——这份协议既是保护伞,也是牢笼。

        双方律师交换文件,再次签字。当最后一页签署完毕,会议室里响起克制的掌声。

        毕晨站起身,绕过长桌向她走来。他伸出手,这一次的姿态与以往都不同——不再是猎人的试探,也不是征服者的施舍,而是平等的邀约。

        “沈白婕,”他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你值得更好的对手。”

        这句话的深意让她微微一怔。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对手”。他清楚地知道,这份协议的签署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改变了游戏规则的新开始。

        “希望毕总不会让我失望。”她伸手与他相握,这一次的触感与以往都不同——不再是冰与火的碰撞,而是两种同样坚硬的材质的对接。

        签约仪式后的酒会简约而不失体面。毕晨表现得无可挑剔,恰到好处的体贴,若即若离的亲昵,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协议中“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的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