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实践的火花?

        盛夏的尾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洪水退去后的重建工作,虽然让姜家坳恢复了基本的生活秩序,但也掏空了村集体本就微薄的积蓄。修补河堤、购买种子化肥、救助损失惨重的几户人家……每一项都需要钱。村长姜大伯的眉头锁得越来越紧,村委会那间破旧的屋子里,烟雾缭绕,村干部们为如何筹措下一笔款项愁容满面。这种焦虑,像闷热的低气压,无形中笼罩着整个村庄。

        凌霜从凌雪口中听说了村里的难处,心里也跟着着急。晚饭后,她习惯性地走向村尾,脚步却比平时沉重了几分。月光淡淡地洒在小路上,她的思绪却纷乱如麻。她想起大学里老师讲过的集体经济,想起报纸上看到的各地发展副业的报道,但那些宏大的理论,面对姜家坳具体的困境,似乎都隔着一层纱,找不到一个切实的切入点。

        徐瀚飞正坐在小屋门槛上,就着最后的天光翻看一本纸张泛黄的旧书。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凌霜微蹙的眉头和略显沉重的步伐,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的低落。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只是静静等待,而是罕见地主动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怎么了?有心事?”

        他的主动询问让凌霜微微一怔,随即心里一暖。她在他身边的石墩上坐下,叹了口气,把村里为钱发愁的事情说了出来。“……大伯他们都在想办法,可咱们这穷山沟,除了种地,还能有什么来钱的路子呢?真是愁人。”

        徐瀚飞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的边缘。他没有立刻接话,眼神却渐渐变得专注而深邃,仿佛在脑海中快速检索、分析着什么。月光下,他清瘦的侧脸轮廓显得格外清晰,那是一种沉浸在思考中的沉静。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凌霜以为他也没什么好办法时,他却忽然开口,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分析问题的冷静节奏:

        “靠天吃饭,被动等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黑暗中朦胧的山峦轮廓,“姜家坳,四面环山,林地资源其实不算差。只是……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

        凌霜的眼睛亮了一下,身体不自觉地向他倾斜:“你是说……山货?”

        “不止是简单的采摘。”徐瀚飞转过头,看向她,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凌霜从未见过的、属于谋划者的锐利光芒,“我问你,后山那片竹林,每年春笋疯长,除了各家挖点尝鲜,大部分是不是都烂在地里?”

        “是啊!”凌霜点头,“太多了,吃不完,也卖不掉,镇上也不稀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