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事日益艰难,报纸上说,关外烽火连天,前线将士正在浴血拼杀。

        我们能在此地,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已是万幸。

        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将来总是要做点什么的,才对得起这份安稳,对得起那些牺牲。”

        这番话,像一道强烈的闪电,骤然劈开了郝楠仁被饥饿、窘迫等个人生存困境所层层困住的狭隘思维!

        他将猪油饼最后一口带着暖意的食物咽下,一股热流不仅涌入胃中,更仿佛注入了心里。

        他之前所有的焦虑和计算,都围绕着“个人生存”这一亩三分地。

        而苏清墨这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却将他的视野猛地拉高,投向了“家国命运”的宏大层面。

        他想起了音讯全无、可能已血洒长城的三叔林崇岳,想起了自己穿越至此或许并非偶然。

        个人的挣扎,如果能够与时代的洪流相结合,或许才能真正迸发出改变命运的力量。

        成长点:

        生存认知深化:切身体会到生理需求与金钱在乱世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训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