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文教立基谋长远,外交暗布棋局新
将前线军事全权委予林冲后,王伦并未沉浸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长远的根基——教育。他深知,刀兵之利可保一时平安,唯有文教昌明,方能铸就万世不易之基业。这一日,他将在扈家庄专心编撰教材、筹建学院的吴用请上了梁山。
聚义厅偏室,茶香袅袅。吴用虽不参与军事决策,但对山寨文教事务倾注了极大热情。他向王伦详细汇报了进展:
“哥哥,蒙学堂新教材已初具雏形。摒弃了空洞的经义,着重《千字文》、《实用杂字》以识字,《九章算术》基础以明数,兼及梁山自编的《地理概要》、《律法常识》(山寨版)、《卫生防疫》等。武术根基由林教头派人定下套路,亦列入每日必修。孩子们反响甚好,学得兴致勃勃。”
“至于发展学院,”吴用眼中闪着光,“选址已定在梁山后山一处清幽开阔之地,房舍正在加紧修建。各科教员也在物色之中,林冲、杨志、花荣等将领已答应闲暇时前往授课,曹正、李应、扈成乃至凌振、孟康等专才亦表示愿将所长倾囊相授。”
王伦听罢,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且系统的构想:“学究所做,功在当下。然,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有长远规制。我意,在梁山确立新的学制,分层级,定目标,系统培养所需人才。”
他详细阐述道:
“第一学段,设为‘小学堂’。”王伦屈指道,“学制五年,招收六至十岁孩童,无论出身,强制入学。目标在于启蒙与奠基。课程便如学究所编,核心在于:武术(强身健体,养成尚武精神)、识字(掌握常用两千字,能读写书信文书)、算术(精通加减乘除,会简单核算)、生活常识(辨识方位、天气、常见动植物、基础医药卫生)。五年期满,经考核合格,方可毕业。”
吴用听得仔细,连连点头:“五年基础,足以摒除蒙昧,使孩童知书达理,体魄强健,更于我梁山有深厚认同。此乃固本之策!”
“第二学段,设为‘中学堂’。”王伦继续道,“学制亦为五年,招收十至十五岁之少年,需通过小学堂毕业考核方可入学。此阶段目标在于‘分流’与‘专精’。根据学生资质兴趣及山寨需求,分设不同专门学科。如:经商科(账目、货殖、谈判)、筑造科(工程绘图、材料学、施工管理)、冶炼科(矿物辨识、炉火掌控、金属加工)、制造科(器械原理、木工、铁匠、皮革等)、航运科(操舟、水文、漕运管理)等等。五年专精学习,合格毕业后,直接进入山寨对应行业,充任骨干力量!”
这一设想更为大胆,完全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旧框架,将教育与实际生产、军事需求紧密结合。吴用抚掌赞叹:“妙极!如此,我梁山之后辈,人人皆有所长,各行各业皆有专才,何愁基业不固,发展不速?此学制若成,堪比开创一代新学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