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勒住马,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这便是安置流民孩童的学堂,走,进去看看。”
守门的庄客见是寨主亲至,连忙行礼放行。二人步入庭院,只见几间宽敞明亮的教舍内,坐满了年龄不一的孩童,大多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一位老学究模样的先生,正手持戒尺,领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而整齐,小脸上满是专注。窗外温暖的阳光照进来,映着他们求知的眼神,显得格外安宁而充满希望。
戴宗看着这景象,不禁赞叹:“哥哥仁德,这些流离失所的孩子,竟能在梁山读书识字,实乃再生之德!”
然而,王伦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敛去,眉头微蹙。他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又走到另一间稍大些的教室窗外,只听里面正在讲解《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先生引经据典,说的多是忠君爱国、恪守礼法那一套。
王伦摇了摇头,转身对戴宗低声道:“走吧。”
离开学堂,重新上马,王伦一路沉默,若有所思。戴宗察言观色,不敢多问。
抵达扈家庄,来到吴用静养的院落。吴用的伤势早已痊愈,但王伦并未强迫他参与山寨具体事务,只让他在此静读休养。听闻王伦到来,吴用忙迎出屋外。
“王伦寨主大驾光临,吴用有失远迎!”吴用拱手施礼,气色比之初上梁山时好了许多,只是眉宇间仍带着几分读书人特有的清傲与落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