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王伦又传阮氏三雄前来。三兄弟一身水汽,听闻寨主召唤,不知又有何战事。

        王伦看着这三条水中蛟龙,笑道:“三位兄弟,眼下有一桩大生意,需你水军出力,却非是打打杀杀。”

        他将组建梁山自家漕运的设想说与三阮听,然后道:“这水泊内外,乃至相连的运河河道上,盘踞着大大小小的漕帮、水匪,乃是此事的绊脚石。我命你三人,率领水军弟兄,摸清这些势力的底细。能收编的,便收编过来,许以好处,纳入我梁山体系;冥顽不灵、作恶多端的,便以雷霆手段剿灭,为我梁山漕运扫清航道!记住,恩威并施,既要打出威风,也要尽量收拢人心,壮大我水上方量!”

        阮小二咧嘴笑道:“寨主放心!这水上的活儿,俺们兄弟熟!保管把这些杂鱼收拾得服服帖帖,让咱梁山的船队畅通无阻!”

        安排完这桩大事,王伦心情舒畅。正待与曹正再细化一些采买细节,朱贵却来报,派往东京寻找毕昇的人回来了,并且,成功将人带了回来!

        王伦大喜,立刻召见。只见带上来的是一个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衣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男子,他眼神中带着工匠特有的专注,却也充满了对未知环境的惶恐与不安,此人正是毕昇。

        “毕先生不必惊慌,”王伦和颜悦色,让人看座看茶,“在下王伦,久闻先生致力于活字印刷之术,心生向往,特命人寻访,请先生上山,绝无恶意。”

        第二十六章:内政开新局,外势借刀兵

        毕昇见王伦态度谦和,稍定心神,拱手道:“山野鄙人,雕虫小技,何劳大王挂齿。”他自称“鄙人”,称王伦为“大王”,显然是将梁山视作了山寨贼窝。

        王伦不以为意,笑道:“先生过谦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一套版只能印一书,若先生那活字之术能成,一字可排万版,随意组合,乃是造福天下读书人的千秋功业啊!不知先生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何难处?”

        提及毕生心血,毕昇眼中顿时焕发出神采,暂时忘记了恐惧,叹道:“不瞒大王,小老儿确有此想,以单个反文字模排版印刷,可反复使用。奈何……奈何试过木活字,木质纹理疏密不一,遇水易胀,沾墨易糊,效果不佳。也试过烧制陶字,却又易碎难刻……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制字材料,仍在摸索之中。”

        王伦心中暗喜,知道历史的关键节点就在眼前。他故作沉思状,片刻后,看似随意地提点道:“木与陶皆有其弊……先生可曾试过,用胶泥刻字,再用火煅烧,使其坚硬如石?或许能兼得易刻与耐用之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