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试图把打造兵器和修补船只的流程标准化,分工协作,提升效率。想法很好,但执行起来,那帮习惯了抡圆了膀子瞎敲打的铁匠和木匠们叫苦不迭。一会儿是尺寸不对,一会儿是工序乱了,原本一天能胡乱敲出三把朴刀,现在严格按照“流程”来,两天才出两把,还因为某个环节的生疏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寨主啊,不是俺们不用心,是这规矩……它绑手啊!”老铁匠苦着脸抱怨。

        王伦看着那几把歪瓜裂枣的“标准化”朴刀,也是无语。他意识到,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技术和习惯的转变。他只好暂时放宽要求,允许在保证核心步骤的前提下,有些许灵活变通,同时承诺,等大家熟练了,效率自然会上去。

        最让杜迁和宋万头大的,是那劳什子“思想教育课”。

        王伦本意是增强凝聚力,灌输点“忠义”、“团结”、“山寨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之类的核心价值观。但他忘了,底下坐着的是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听着之乎者就能立刻睡着的糙汉子。

        第一次开讲,王伦站在临时搭的台子上,咳嗽一声,刚开了个头:“夫梁山泊者,我等安身立命之所也……”

        下面立刻鼾声四起,尤其是宋万,脑袋一点一点,口水都快流到胸口了。

        杜迁强撑着没睡,但眼神发直,明显神游天外。

        王伦讲得口干舌燥,感觉自己像个傻X。他不得不改变策略,摒弃文言,用大白话,甚至夹杂着从原主记忆里搜刮来的市井俚语。

        第二章:绩效梁山,头疼依旧!

        “……就是说,咱们梁山好了,大家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谁要是敢来抢咱们的饭碗,咱们就拧成一股绳,揍他娘的!”

        “好!”这下反响热烈了,尤其是提到“吃香的喝辣的”和“揍他娘的”时,喽啰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