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剧本、人选,紧接着就是排练。
为了保密起见,俩人干脆天天跑到剧本组办公室练,小品虽然没有导演,但大家都是专业演员,舞台走位都烂熟于心,对了五六天台词,就磨合得接近完美。
然后就是搞服装道具了。
这事儿也难不倒钟山,他跑去装置组找到老关系杜二爷,凭着杜二爷的门面和自己的名声,愣是从服化组薅到了一件八路军服,一件绸缎小褂,再配上一把仿真的道具枪,这就算是齐活了。
一月下旬,排演一个月的《伊索》正式结束演出,春节之前人艺的演出算是彻底收官了。
按照惯例,此后几天首都剧场都会留给各机关单位和企业搞迎新活动,至于人艺自己的迎新活动,此时也终于要上马了。
立春这天是腊月十九,燕京人艺的迎春联欢会在三楼宴会厅如期举行。
剧本组的三人来到宴会厅的时候,这个平日里寂静无声的地方此刻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穹顶上的吊灯全部亮起,把偌大的空间照得宛如白昼,周遭的帷幕拉起,显得格外温馨。
环绕会场的暖气片不知道开了多久,早已把高耸的宴会厅烘烤得暖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