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市局临时调过来帮忙的,并非你们青山分局的人。
他在心中淡然想道,既然你们更相信固有的经验和多数人的意见,不听我的推断,那我也没有办法。损失的破案时间和机会,终究是你们青山分局和市局的压力,而非我的。
你们坚持在这个错误的圈子里打转,那就继续吧。
他冷静地预判,再过几天,当按照这个方向进行的排查再次一无所获、山穷水尽的时候,你们自然会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今天提出的推断。
在将死者的死亡时间再次定调,并强硬要求按此框架进行深入摸排之后,邓磊似乎是为了平衡,也可能是想寻找新的突破口,又将目光投向了负责另一条线索的小组。他提出来道:
“另外,‘第三组’也要加倍努力!不能放松‘以物找人’这条线!我希望你们能在死者的衣物上找到突破口!”
他所说的“第三组”,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以物找人”——拿着死者那些衣服的清晰照片,走访各类服装市场、店铺、裁缝铺,询问是否有人见过、卖过或做过同款式的衣服。
这些衣服,章恒也仔细看过。
在他的观察中,无论是外套的版型、纽扣的样式,还是那件手织毛衣的图案和手法,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年代感,款式明显比较老旧,不像是近几年的流行样式,反而更符合十几年前的审美和工艺特征。
于是,在邓磊说完后,章恒适时地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所有人听清:“邓队,以物找人的思路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建议,走访的重点,应该更加聚焦。主要集中在那些经营年限比较长的老服装店,最好是开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以上的老店。他们对过去流行的款式,记忆会更深刻。”
邓磊看了章恒一眼,虽然没采纳他关于死亡时间的意见,但这条建议听起来很务实。他立刻朗声对第三组的人吩咐道:“听到没有!重点排查那些老店!开了十几年以上的服装店,一家都不要放过!仔细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