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两个半大儿子,老大十九,老二十七,都是能干的好劳力,却都不愿跟他一起土里刨食了。

        老大铁了心要去北边新开的国营农场,说那里有“铁牛”耕地,场面大,有前途。

        老二更绝,非要进城学钳工,说奉天城里的工厂有美国师傅教,学徒期一天就能挣好几毛现大洋,还管饭。

        “爹,您那老一套不行了!少帅搞建设,咱得跟着潮流走!”

        儿子们的话还在耳边响。王老栓心里既失落又有些骄傲。

        失落的是,盼了一辈子的地,儿子们却看不上了。

        骄傲的是,孩子们有出息,敢闯荡,这世道确实变了,只要肯卖力气,就有奔头。

        最让他欣慰的是小儿子王念祖,才十二岁,在少帅办的新式学堂里读书,算数顶呱呱,前阵子还在全东北的比赛里拿了二等奖,奖状贴在家里土墙最显眼的地方。

        先生都说,这孩子是块读理工科的料。

        “念祖,好好念!爹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读出个名堂!”

        这是他心里最坚定的念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