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入关方略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七日,奉天。

        深秋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尽,全新落成的“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大楼已透出勃勃生机。

        这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政治中枢,墙体由奉天本地青石砌筑,屋顶采用传统歇山顶形制,却搭配了落地玻璃窗与钢筋混凝土梁柱,既显华夏文脉底蕴,又具现代工业气魄,恰如这个新生政权的精神内核——

        守正创新,铁血自强!

        会议室内,穹顶高悬的水晶吊灯折射出冷冽的光芒,北墙巨幅华夏地图上,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的海岸线被红色铅笔勾勒出一道坚实弧线,那是《榆关策》规划的北方防御核心带。

        长条形红木会议桌两侧,座椅摆放整齐,桌面上已备好茶水、文具及厚厚的议程文件。

        上午八时五十分,委员们与参会人员陆续入场。

        主席张汉钦身着戎装,步履沉稳,率先步入会场,于主位就坐。

        副主席于右任、林森、李文澜、蔡鹤卿、李德邻依次入席;

        常务委员蒋海宁、顾维钧、杨宇霆、张作相、沈钧儒、刘大钧、张公权、周学熙、蒋梦麟等人纷纷落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