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第九回响 >
        这些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杂乱无章,几乎要再次冲垮他刚刚稳定下来的精神。但他紧守心神,牢记着“观察而非操控”的要诀,如同一个耐心的旁观者,不去干预,只是记录、分辨、理解。

        渐渐地,混乱的潮水开始退去,显露出其下的规律。他发现,巴顿的锤击虽然沉重,但其时间波动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性”,仿佛每一次敲击都在为周围混乱的时间流注入一个坚实的“锚点”。熔炉火焰的波动虽然跳跃,却遵循着能量释放与热量传导的内在物理法则,其时间纹理是可以预测的。就连杰克那瘸腿的错落感,也呈现出一种固定的、源于生理结构的“因果”模式。

        他开始尝试进行更精细的练习。维克多笔记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时序分割”的基础精神技巧——并非真正切割时间,而是将自身的感知聚焦于极短的时间片段内,放大对其内部细节的观察力。

        他选中了巴顿一次完整的锤击过程作为目标。从锤头抬起,到蓄力至顶峰,再到猛然落下与金属接触的瞬间,最后到力量完全释放、锤头微微弹起的完整周期。

        第22章烛龙之路

        他调动精神力,通过怀表与灵魂连接的增幅,将感知如同探照灯般,聚焦于这短短一两秒的时间内。

        世界在他“眼中”瞬间变慢了。

        他“看”清了锤头划过空气时,因速度而微微扭曲的光线轨迹;他“听”清了金属与金属接触前,那几乎无法察觉的、因空气被排开而产生的微弱嘶鸣;他甚至能“感觉”到锤头与工件接触的瞬间,力量如何从一点爆发,如同波纹般在物质内部传递、扩散,并引发物质结构微观上的瞬间形变与时间层面的同步震颤!

        这种极致的观察,对精神力的消耗是巨大的。仅仅维持了不到三次锤击的完整观察,他就感到头晕目眩,不得不中断练习,靠在墙边喘息。

        但收获也是巨大的。他对于“时间”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而微的感知。他明白了,时间并非均匀流逝的背景板,而是与物质、能量、运动紧密交织的动态网络。每一次物理变化,都伴随着时间层面的相应波动。

        随着练习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得异常敏感。无需刻意催动怀表,他的动态视觉和反应速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工坊里偶然崩飞的一粒火星,他能清晰地看到其飞溅的轨迹;杰克失手掉落的一枚小螺丝,他能在其落地前就预判到落点。这并非预知未来,而是基于对物体运动状态(速度、方向、受力)的极致观察,以及对接下来极短时间内“因果”发展的本能推演。

        这,或许就是“烛龙回响”初阶能力——“感官加速”与“短暂预判”的雏形。它们并非主动释放的技能,而是深度理解时间纹理后,身体与灵魂自然而然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