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夜半低语
二楼的房间果然如艾琳·霍桑所说,安静且布置得宜。面积不大,但功能清晰。一间卧室,带着一张坚实的橡木床、一个衣柜和一张小书桌;一个独立的起居角落,摆放着两张看起来还算舒适的扶手椅和一个小壁炉;一扇凸窗正对着下方一个被高墙围起、种着几丛耐阴植物的狭小庭院。虽然家具都带着岁月的痕迹,但收拾得一尘不染,亚麻布的床单和窗帘散发着阳光曝晒后的干净气味,与楼下那种堆积着历史尘埃的氛围截然不同。
陈维将皮箱放在床边,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简单整理了一下寥寥无几的行李,他将那枚家传古玉从贴身内袋取出,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其放在了枕头底下。那温润的触感和隐隐传来的暖意,在此刻陌生的环境中,成了他唯一熟悉的心灵慰藉。
窗外,林恩城的夜晚并未沉寂。远处工厂区传来的隐约轰鸣,如同城市永不停歇的心跳,偶尔夹杂着蒸汽管道泄压的尖锐嘶鸣,或是夜归马车的蹄声与车轮碾过石路的辘辘声。但这些声音,比起白日的喧嚣,已经模糊了许多,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
他在书桌前坐下,就着桌上那盏小巧的煤油灯(艾琳告知他店内煤气灯只在公共区域使用),摊开信纸,准备给远在东方的家人写一封报平安的信。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尽量描述旅途的见闻,林恩城的宏大与奇特,避开了那些光怪陆离的感知和内心隐隐的不安。他提到已安全抵达维克多教授推荐的住所,一位霍桑女士经营的古董店,环境清幽,主人……他停顿了一下,写下了“颇为友善,且对古物颇有见识”。
写完信,吹熄灯火,房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远处煤气路灯的微光,透过薄雾和玻璃,在室内投下模糊昏黄的光斑。身体的疲惫催促着他入睡,但精神的弦却依旧紧绷。他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自己清晰的呼吸声和心跳,意识在清醒与迷糊的边缘徘徊。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已是深夜,万籁俱寂,连远处工厂的轰鸣也似乎停歇了。
就在这时,那被暂时隔绝的“低语”再次变得清晰起来。
并非如同白日在码头和街道上感受到的那种弥漫性的、混杂的哀鸣。这一次,它更加集中,更加……具有指向性。仿佛就在这栋建筑内部,在他所处的空间周围,有什么东西正在“说话”。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的、非人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意识层面。它像是无数细碎的、意义不明的音节在窃窃私语,又像是古老的齿轮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转动发出的摩擦,还夹杂着某种……液体滴落、或是能量流动的汩汩声。这声音并非单一的源头,仿佛来自四面八方——墙壁之后、地板之下、甚至……天花板之上?
陈维猛地睁开双眼,在黑暗中屏住呼吸,全身的感官都提升到了极致。
八大回响的衰减之音依旧作为背景存在,如同持续的低音伴奏。但那更加清晰的、仿佛近在咫尺的私语,却与它们截然不同。它更……“活跃”,更……“有意识”?不,或许用“有目的”来形容更贴切。它似乎在探寻着什么,又或者在……呼唤着什么?
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他感觉到枕头底下的古玉,开始散发出比之前更明显的暖意,甚至微微震动起来,仿佛在与那无形的低语相互呼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