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辆坦克组成的2坦克连冲在最前面,跟在它们后面的则是3个机步连,指挥车则在阵型中间偏右的位置进行协调。

        为了保证冲击力够强,为了保证步坦协同,这样的看似最简单的配置,实际上是效率最高,作战能力最强的。

        步兵在步战车上和下车时,与坦克的步坦协同阵型也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米尔顿的士兵在强力的训练,以及多次实战中,已经逐渐学会真正的步坦协同。

        许多从军校出来,“纸上谈兵”的军官,也逐渐摒弃了许多曾经的旧理念。

        比如这次的排兵布阵,如果按理论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让2个坦克连在前方突破,3个机步连在后方跟进就是最佳布局。

        按理论来说,一个坦克连带一个机步连,分在阵型两翼,中间偏后再走一个指挥官亲自指挥的机步连才是最好的阵型——对称、平衡、高效,而且指挥官只需要和左右两翼的指挥官沟通即可,非常方便迅速。

        理论上最高效的指挥控制结构,非常平衡有利于战斗力最大化的高效战斗阵型,看起来应该是最佳方案。

        能够开始提这些事情,说这些问题,说明米尔顿的军事学校已经初具成果。

        然而,在实战中,军官发现这所谓理论上的最好框架,实际上真正打起来,会在暴露出诸多想象不到的问题。

        实战中,有一个最最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