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电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棕仁,严密布防,准备迎敌!”
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议一议,这徐州,还要不要守?该怎么守?
据可靠情报,日军此次南北两线,可能动用多达八个师团,兵力超过二十四万!
“诸位都是党国栋梁,有何高见,尽可畅所欲言!”
会议室内沉默片刻后,开始有人发言。
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斟酌着开口:
“委座,日军势大,携连胜之威,锋芒正盛。我军新败之余,士气有待恢复。徐州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是否应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待机破敌?”
另一位将领附和:“是啊,委座!与其在徐州与敌硬拼,消耗宝贵的有生力量,不如主动后撤,拉长日军补给线,利用广阔纵深与之周旋。”
也有主战的将领慷慨陈词:
“守!必须守!徐州乃战略枢纽,岂能轻易让与倭寇?若不战而退,民心士气何存?当调集重兵,与敌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拿什么决?淞沪、金陵,哪一次不是精锐尽出,结果呢?”立刻有人反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