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就是现实,束手束脚,瞻前顾后,如何能打赢这场战争?
他深知,靠等命令是等不来胜利的,必须主动做点什么。
当晚,团部作战室的灯光亮了一夜,陈阳根据前世记忆中的史料和军事知识,结合当前乌龙山及金陵周边的地形地势,奋笔疾书。
他详细分析了日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主攻方向必然是从东南方向的句容、汤山,辅以江面进攻和侧翼包抄)、指出了现有防御计划的致命弱点(如雨花台、紫金山等外围阵地兵力配置问题,城内巷战准备不足),并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防御部署调整方案:
·强化外围高地据点式防御,迟滞日军推进。
·提前构筑城内巷战工事体系,划分狙击区、伏击区。
·必须尽快疏散平民,减少无谓伤亡。
·建议集中部署重火力,形成交叉火力网。
·强调江防重要性,严防日军舰艇溯江而上。
这是一份远超这个时代中国将领认知的、近乎预言般的作战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