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高兴多久,麻烦就来了。中了进士后,他写了首《病蝉》,里面有两句: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本来是写蝉被露水打湿、被风吹得叫不出声,可有人跟权贵打小报告:“贾岛这是在讽刺您啊!说您打压人才,让有本事的人没法出头!”
权贵一听就火了,立马找了个由头,把贾岛和另外几个“不听话”的进士一起贬了——别人贬到近一点的地方,他倒好,直接被贬到千里之外的四川,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捞着,给了个“长江县主簿”的虚衔,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文书,管管档案、写写报告。
44岁的贾岛,背着行李,从长安往四川走。一路上,山高水远,他看着路边的枯草,想起考了二十多年科举,好不容易中了,却落得这个下场,心里又酸又涩。可他还是没放下笔,走一路写一路,写下了
“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
——就算被贬,他眼里的山水,还是能写成诗。
贬谪入蜀:四川的小官舍里,最后把诗刻进了时光里
开成二年(837年),贾岛到了四川遂州长江县(现在的四川遂宁大英县)。这个小县城,比长安差远了——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热闹的酒肆,只有一条浑浊的河,几间矮矮的土房。他的主簿官舍,就在河边,下雨的时候,墙皮都能掉下来。
贾岛没抱怨。他每天按时上班,帮着县令整理文书,记录赋税,下班了就坐在门口的石头上,看着河水流过,琢磨诗句。当地人都知道,这个新来的贾主簿是个“诗疯子”——有时候走路撞到人,第一反应不是道歉,是抓着人家问“你刚才说的‘流’字,用在诗里好不好?”有时候半夜睡不着,还会起来点灯写诗,邻居都能听见他小声念叨的声音。
他在长江县待了三年,写下了不少好诗。比如《夏夜登南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