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她看到浣花溪边的小孩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线握在小孩手里,她就写了首《风鸢》:
“借得风轻上九霄,好凭长线寄逍遥。
莫言此去无归处,自有清风送寂寥。”
写的是风筝,说的却是自己——以前像没线的风筝,飘来飘去没个着落,现在有了浣花溪这个“长线”,终于能活得逍遥自在了。
薛涛活到了六十五岁。去世那天,浣花溪下了点小雨,她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手里还攥着张没写完的薛涛笺,笺上写着“浣花溪水流不尽,相思一片寄云端”——不知道是写给谁的,或许是写给元稹,或许是写给自己的一生。
她去世后,浣花溪边的百姓帮她办了葬礼,把她埋在她最爱的枇杷树下。后来,蜀中的文人经常来她的墓前祭拜,有的人还会带张薛涛笺,在上面写首诗,烧给她——大家都说,薛涛这一辈子,活得值。
现在去成都,浣花溪公园里还有薛涛的雕像。她穿着一身素色的襦裙,手里拿着一卷诗,头发挽成简单的螺髻,眼神温柔又坚定,好像还在看着她的小院子,看着浣花溪的水缓缓流。
有人说,薛涛是大唐诗坛的“红颜知己”,陪元稹、白居易这些诗人走过了一段日子;实际上,她更是自己的“女王”——从官宦千金落到乐籍,她没认输;爱情没了,她没垮掉;脱了乐籍后,她凭着自己的双手,做彩笺、写诗,把日子过成了诗。她不用靠任何人,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活自己想活的样子——这样的女子,不管过了多少年,都能让人想起就觉得温暖,觉得佩服。
就像浣花溪的水,不管流了多少岁月,还是那样清;就像她做的薛涛笺,不管过了多少朝代,还是那样美;就像她写的诗,不管读了多少遍,还是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坚守。这,就是薛涛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