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唐宣宗在宫里设宴,兴致来了,指着身边妃子戴的“金步摇”(一种金制的首饰,走路时会摇晃),让大臣们对个下联。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出好的——既要对仗工整,又要符合皇家的雅致,哪那么容易?

        令狐绹也急得满头汗,他脑子里根本没这存货,偷偷瞅了瞅旁边的温庭筠(那时候温庭筠还没彻底失势,偶尔能参加宫廷宴会),眼神里满是“求帮忙”。

        温庭筠本来就对令狐绹有气,可又架不住皇帝在场,还是小声跟令狐绹说:“用‘玉条脱’对。”

        “玉条脱”是古代的玉手镯,“金”对“玉”,“步摇”对“条脱”,对仗工整,还都是首饰,再合适不过。令狐绹赶紧把这答案报给宣宗,宣宗一听,拍手叫好:“令狐宰相果然有学问!这对得妙啊!”

        令狐绹刚想谢恩,没成想温庭筠在旁边补了句:“陛下,这‘玉条脱’是《南华经》里的典故,令狐宰相平时要是多读书,也不用临时想了。”

        这话一出口,宫里瞬间安静了。宣宗的笑容僵在脸上,令狐绹的脸从红变青,最后黑得像锅底——温庭筠这哪是帮他,这是当众打他的脸啊!明着说他“不读书”,暗着说他“没学问,靠别人帮忙”。

        宴会一结束,令狐绹就跟宣宗告状,说温庭筠“恃才傲物,目无尊卑,不宜留在京城”。宣宗本来就护着令狐绹,再加上之前听说温庭筠“代笔泄密”的事,也对他没了好感,当即就说:“那就把他调出长安,以后别让他再参加宫廷宴会了。”

        就这么着,温庭筠的仕途,算是被自己彻底“作”没了。从那以后,不管他多有才华,不管多少人替他求情,再也没人敢提拔他——谁愿意得罪宰相令狐绹啊?

        没了长安的容身之地,温庭筠只能再次漂泊,从一个小官做到另一个小官,全是些芝麻绿豆大的职位,比如随县尉、襄阳巡官,连糊口都费劲。更惨的是,他还因为“穷”和“傲”,遭了顿无妄之灾——被巡夜的兵丁打折了牙齿。

        那是在襄阳当巡官的时候,有天晚上,温庭筠跟几个朋友在小酒馆喝酒,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往回走。那时候的襄阳城,夜里有巡夜的兵丁,专门抓“夜行的可疑人”。温庭筠穿得破破烂烂,还满嘴酒气,兵丁一看就觉得他是“流民”,上去就推搡他:“深更半夜的,瞎晃什么?跟我们走一趟!”

        第116章温庭筠:仕途上的“倒霉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