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定在白居易的香山别墅。这别墅在半山腰,院里有个小池塘,种满了白荷,风一吹,荷叶就哗啦啦响。凉亭是竹制的,挂着竹帘,里面摆了张圆桌,铺着浅绿的绫罗桌布。
那天一早,李元爽就来了,穿着粗布短褂,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灵芝和几种草药:“给老兄弟们泡水喝,能解暑。”释如满也随后而至,一身灰色僧袍,手里托着个木盒,里面是寺里做的素斋:“素鸡、香菇酱,都是家常味道。”
老朋友们一见这两位,都围了上来。刘真盯着李元爽的头发:“李老先生,您这头发里还有黑丝呢!有什么秘诀?”李元爽哈哈笑:“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天天上山走路,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大家又看向释如满,张浑问:“大师,您真有136岁了?”释如满笑着点头:“出家人不打诳语,只是虚度光阴罢了。”
九位老人围坐在凉亭里,阿福端上冰镇的绿豆汤,又摆上酒菜。这次的酒是冰镇的米酒,装在青瓷碗里,喝一口透心凉。白居易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感慨:“人生七十古来稀,咱们这里最小的吉旼也67了,还有李老先生、如满大师这样的长者,能聚在一起,真是难得啊。”
释如满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乐天居士说得极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当及时行乐,莫负春光。”说着,他让小和尚取来纸笔,提笔写下一首诗:
“一百三十有六旬,烟霞洞里乐天真。
不将产业为家事,唯贮琴书作主人。”
字迹清隽,带着禅意。
众人传着看,胡杲竖起大拇指:“大师这诗,比我们这些俗人写的有味道!”白居易也来了兴致,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几句:
“雪鬓霜眉白布袍,笑携诸老醉溪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