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明代,张岱写《夜航船》,这事儿才冒出来。《夜航船》是什么书?是张岱收集的“夜航船里聊天的谈资”,里面有正史、有传说、有谣言,还有神话,根本不是正经的史书。张岱都说“此书皆载天下怪异之事,非史家之实录”——意思是我写的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聊天解闷,别当真。

        一件发生在唐代的事,隔了几百年,被明代人“挖”出来,还写得有鼻子有眼,这不是编的是什么?就像现在有人说“李白其实是个程序员”,你信吗?

        为啥会有这个谣言?明代人“脑补”出来的“文人雅趣”

        那明代人为啥要给张籍编这么个故事?其实是为了“凑人设”——在古代文人眼里,“爱花”是雅事,“风流”是趣闻,把这俩凑在一个诗人身上,显得更有“故事感”。

        明代中后期,文人圈特别流行“雅趣”文化,比如赏梅、养兰、品茶、玩古董,觉得这样才够“文人范儿”。张籍本来就写过几首跟花有关的诗,比如《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写的是唐昌观的玉蕊花,挺有名的。

        第九十六章张籍:明代人编的“风流八卦

        有人就琢磨:“张籍爱花,要是能让他‘为爱花做点出格的事’,比如换姬,那不就更雅了吗?”于是就开始编故事,越编越细,从“换花”编到“花大如盎”,再编到“人谓之花淫”,最后被张岱写进《夜航船》,成了“正史”。

        其实这种“脑补”在历史上很常见。比如苏轼,本来是个吃货,喜欢做东坡肉,后来被人编出“苏轼发明东坡饼”“苏轼为了吃荔枝,不顾仕途”的故事;再比如李清照,本来是个才女,后来被人编出“李清照赌钱成性”“李清照改嫁后又离婚”的谣言——都是为了让人物更“有料”,更好传播。

        这些编出来的故事,往往会盖过真实的人物。就像现在提到张籍,有人第一反应是“哦,就是那个用姬换花的诗人”,却忘了他是写“洛阳城里见秋风”的诗人,是为了老百姓写《野老歌》的诗人,是拒绝藩镇拉拢的“硬骨头”诗人。这对张籍来说,太不公平了。

        张籍的真实情感:没有风流韵事,有藏在诗里的温柔

        张籍的感情生活,其实特别平淡——没有三妻四妾,没有风流韵事,只有对家人的牵挂、对理想爱情的想象,全藏在他的诗里,朴素又真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